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容

【学会健康】肥胖症——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一文带你了解科学减重!

image.png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你最近是不是胖了?或者我减肥总是不成功,越减越胖很多人将仅仅视为体重增加,甚至认为这只是外貌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超出很多人认知的是,早在1948年,世卫组织就将定义为一种疾病——肥胖症,这是一种急需引起重视的慢性疾病,它不仅影响外观,更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肥胖症,看看它到底有多危险

 1. 什么是肥胖症?

肥胖症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脂肪 组织过度积累或分布、功能异常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疾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不仅仅是因为吃得多、动得少,还与遗传、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

肥胖症通常基于体重指数(BMI)诊断,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除了BMI,腰围也是诊断肥胖的重要指标。男性腰围 ≥ 90 cm,女性腰围 ≥ 85 cm,即可诊断为腹型肥胖。

image.png

中国人群肥胖症的常用诊断标准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


肥胖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已有42%的成人(22亿)存在超重/肥胖问题。在中国,至2018年,我国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4.3%16.4%,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超重,每6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肥胖。

肥胖症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1.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些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2型糖尿病: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3.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

4.呼吸系统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时导致夜间猝死。

5.骨关节疾病:增加关节负担,导致骨关节炎。

6.心理问题:因外貌和健康问题感到自卑,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image.png

2. 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减肥?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减肥!那些BMI和体脂率在正常范围内的小伙伴们,不要盲目追求瘦哦,因为瘦并不等于健康。只有某些指标超出正常的人群,才需要进行体重管理。

1.BMI 超标:

正常体重:BMI18.5~23.9kg/m²

超重:BMI24.0~27.9kg/m²,需关注有无肥胖合并症

肥胖:BMI ≥ 28kg/m²,需积极干预体重

2.腹型肥胖:

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需要积极干预体重

image.png

《成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

3.合并代谢异常或肥胖相关疾病的超重人群:即使BMI未达到28kg/m²也需适当干预

代谢异常:糖尿病、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慢性肾病

消化系统疾病:脂肪肝、胃食管反流病

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等

image.png

BMI计算公式

3. 生活方式干预方式

肥胖症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健康减重的基石,并贯穿治疗全程(强化期与维持期),同时也是避免反弹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多数超重或轻度肥胖(24.0kg/m² ≤ BMI < 32.5kg/m²),建议初始设立每周减轻体重约0.5~1kg的目标,每月减轻2~4kg6个月内减轻当前体重的5%~15%并维持。

对于中、重度肥胖者(BMI ≥ 32.5kg/m²),建议设立周、月目标,定期评估,按减轻现体重的5%10%15%划分阶段性减重目标,周期为36个月。

1. 饮食管理

目标:限制热量摄入,改善代谢指标,降低心血管风险。

限能量饮食:女性每日1200~1500kcal,男性每日1500~1800kcal,或在预估个人能量需求基础上减少500750千卡/天(kcal/d 或减少30%能量摄入。同时保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均衡摄入供能占比分别为50%~60%20%~30%15%~20%

2运动干预

目标:增加能量消耗,改善代谢并发症,保护关节功能。

有氧运动:在减重期间, 每周进行150-420分钟的有氧耐力运动;在维持阶段,每周进行200-300分钟的有氧耐力运动(如步行、骑车、游泳等)。每周 2~3 次,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

抗阻训练:每周 2~3 次,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

image.png

        3. 精神心理和社会支持

改善自己情绪障碍,减少因心理性导致的不必要进食。寻求社会及亲友的帮助,让亲友监督可增强行为坚持性,也可参加一些团体类的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排球等,让自己的球友来监督自己。

4. 药物治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的同时,超重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越来越关注人们肥胖问题

目前在我国共有五种药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对于 BMI≥32.5 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医院就诊,评估手术指征后行减重手术治疗

无论药物还是手术,均需至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生活方式干预,进行长期的体重管理才能持续获益哦!不要私自滥用减肥药物,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

供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武春雨穆景颂

审核:安徽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  倪朝民

 

参考

1.Hills AP, Andersen LB, Byrne NM.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Br J Sports Med. 2011;45(11):866-870. doi:10.1136/bjsports-2011-090199

2.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 年版)

3.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

4.肥胖症诊疗指南 (2024 年版)

5.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 年版)

6.Federation WO. World obesity atlas 2024M/0L.2024 March://www.worldobesity.org/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3 ahyxh.org.cn 主办单位: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安徽省医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龚湾路15号 电话:0551-62828670 邮编:230000 皖ICP备09013757号-3 皖公网安备34010302001917号 请使用最新谷歌、360、火狐等主流浏览器访问本站,不支持IE10及以下 技术支持:安徽人口健康
微信公众号